1946年蔡瑞月歸國,時值二戰結束,國內百廢待舉,經濟尤待復甦,這支舞的舞蹈動作手的力度、腳的節奏,富含蓄勢待發的力量,與極欲奮起的精神。
於推行民族舞的年代所創,台灣舞蹈家蔡瑞月在日本現代舞薰陶的養成下,雖受到時代限制,仍用前衛的思考表現出反諷性高、具批判的現代精神,藏於民族舞盛行之時,該作品是民俗反黨國民族主義的隱喻。
韓國民眾舞蹈家李愛珠於1987年在韓國民主運動家李韓烈身亡的送行儀式上演出的安魂舞,以舞蹈呼籲追求民主及正義的青年決心。本屆舞蹈節將力邀舞蹈家李愛珠親臨演出《太平舞》
2019的台灣舞台將再現韓成俊與韓英淑的舞蹈傳承。一睹李愛珠自身獨有的韻味與神采。此舞是一種祈禱國家平安,永享太平盛世的宮廷舞蹈。
此舞碼背景音樂,講述美國大量開發主義後,造成農地貧瘠,一連串效應造成農民遭遇流離失所的困境。
許多人不但失去家園、家人,也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,反映出美國歷史上深刻的漠視人權年代。本作品將邀請埃立歐‧波瑪爾藝術基金會藝術指導馬歇.盧曼 (Martial Roumain)專程赴台指導排練演出。
噪聲來自Daudi(PNG),閃電般閃爍,雷聲隆隆的Kuki(西北風)吹起,島嶼被襯托的很美麗。